首页 > 最新动态 > 转发||中国合唱,艺启新途!
最新动态
转发||中国合唱,艺启新途!
2025-04-307



4月27日,中国合唱发展研究学术交流暨第三届中国合唱协会新时代合唱研讨在北京亦庄举行。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马俊英在活动中表示,举办中国合唱发展研究学术交流活动意义深远,是中国合唱协会积极担当、主动作为的重要体现。该活动宛如一把金钥匙,开启了促进中国合唱艺术繁荣发展的新大门。通过搭建交流研讨平台,众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的智慧与力量得以汇聚,进而为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与明确方向。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音乐研究院院长张宏光主持学术交流,与领域内多位专家共同为合唱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图片



图片




图片

精彩发言

EXPERT INSIGHTS

图片





图片

中国合唱协会艺术顾问、四川音乐学院原副院长

? 李西林


题目:关于指挥人才培训的建议

中国指挥人才的传承分精神层面、方向性、艺术传递以及人格魅力塑造几个方面。它不是一个单纯技术的问题,它是一个综合效益,这几个方面都需要很好地传承下去。现在全国各地的合唱团数量虽多但质量参差,很多地方合唱团需要专业人士辅导、给予支持,通过音乐的创造,让他们感觉到各地方、各民族音乐的美。所以我们要到一线去做这些工作,我也会以身作则。




图片

指挥博士、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

? 孙雷


题目:高校合唱指挥专业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路径探究

构建高校合唱指挥实践教学体系尤为重要,要培养高质量、能够胜任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合唱指挥应用型人才。提高校园合唱水平,打造有代表性的高质量的学生合唱团,能够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这样能为合唱新作品创作的排演工作提供沃土,通过实践教学培育学生优良的工作素养与职业精神,为未来中国合唱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图片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郭小虎


题目:合唱作品的创作心得

民间戏曲和民间音乐的学习,对于作曲家来说非常重要。根据创作内容,交响乐作品应有意识地民族化,融入当地元素。老百姓合唱的歌声常能打动我,尤其是他们演唱的以地方素材为创作背景的曲目,对我的创作有很大启发。




图片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艺术实践中心副主任

? 胡廷江


题目:合唱剧《聂耳的歌》音乐创编解析

以我作为音乐总监的合唱剧《聂耳的歌》为例,我们在这部剧的创作中探索了合唱在戏剧中的主导地位。我认为,合唱艺术在戏剧表现中具有三个核心优势:首先,专业合唱团强大的音量动态控制,堪比管弦乐队的交响化表达;其次,运用合唱可以完成戏剧念白,将剧本台词转化为多层次的音乐叙事;第三,合唱角色转换灵活,在旁白、正反派角色间自如切换,可增强戏剧张力。




图片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 曹冠玉


题目:从音响参数看合唱音响思维的新拓进——以陈怡无伴奏合唱《The Beautiful West Lake》为例

华裔作曲家陈怡的无伴奏合唱作品《The Beautiful West Lake》,具有创新性个性表达。虽然是用英文演唱,但作品运用中国传统拖腔和滑音,与现代音乐不仅不相互冲突,反而互相促进,共同构建起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观的合唱精品,实现了东西方、传统与现代殊途同归的艺术表达。




图片

中央电视台原电子音乐工作室主任、一级录音师

? 方兵


题目:走过百年的中国合唱的当代回应——“中国式合唱”的实践与理论建构

中国的合唱创作和演唱一直在摸索前行,但难见系统性、综合性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特色的合唱表达体系还没有形成。今天,我们要重新梳理这些问题。合唱艺术在中国走过百余年历程,取得过突出成绩,但尚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在世界合唱界具有深刻影响的合唱作品和团体。这也让我们更有紧迫感,创立中国式的合唱体系、走合唱艺术的中国特色之路,势在必行。




图片

博士、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

? 温展力


题目:对当前合唱创作教学的思考

大多数艺术院校或音乐专业院校中很少有合唱相关的课程,合唱写作类课程也很少出现在正式的教学大纲中。我们现有课程中,对语言和音乐的结合也强调得不够充分。文学修为、诗词歌赋这部分的普及教育,应更早地介入培养,例如从中小学开始。对于合唱创作,年轻一代的曲作者要加强音乐、文学、戏曲、格律等多方面的积累。




图片

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原副主任

? 张纯


题目:略谈合唱创新特点

借鉴民族音乐元素,将其融入合唱作品创作中非常重要,但目前我们做得还不够,力度还需加强、加大。另外,合唱创新是多条线的融合,要学会把控好每一条线的尺度,掌握线性思维。作品写得难,展现出了演唱技巧,在比赛中也许更容易得奖;写得简单,传唱度也许广,但在比赛中难有发挥空间。所以,尺度把握非常重要。




图片

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合唱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音乐学院教授

? 邵晓勇


题目:欧美合唱艺术发展概述

合唱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合唱指挥人才的基础上,没有好的合唱指挥人才,合唱发展就会遇到困难。我国近年来才正式开始培养合唱指挥方面的博士研究生人才,与国际仍存在很大差距。我国是一个合唱大国,但还不是合唱强国,如何由“大”至“强”,达到引领地位,是个非常重要和亟待深入探讨的话题。




图片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旅艺术创作教研室主任、教授

? 栾凯


题目:合唱创作的现在与未来——作曲家的使命与担当

合唱创作需要在艺术化与群众化之间找到平衡,作曲家在合唱创作中承担着多重角色,不仅是合唱创作的源头,也是情感表达的桥梁,是推动合唱艺术发展的关键人物。在保持民族性和文化根基的同时,作品应融入现代审美、电子音响,甚至跨界艺术元素、AI辅助编配等,迎接多元化的艺术表达。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